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市场营销正文

“毒玩具”风靡校园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3-11-29 浏览次数:208

 

“毒玩具”风靡校园,病根在社会。职能部门要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,加强对所谓“新奇特”玩具和校园周边商店销售的“三无”玩具的抽查,加大整治力度,用监管利刃让违法者感受到“刮骨之痛”。

高娃

“上学前吸一口,下课后吸一口”“自动爆开,臭气冲天”……萝卜刀还没走远,鼻吸能量棒、臭气蛋等玩具又在学生间流行。据报道,一些存在安全隐患且来路不明的“三无”产品,在乌鲁木齐学校周边的部分玩具店又悄悄销售。

丰富多彩的儿童玩具为孩子们的童年带来快乐,但一波接一波席卷校园的“毒玩具”,也提醒我们应对儿童玩具市场进行更严格的监管。给玩具“祛毒”,让孩子有一片玩乐的净土,监管还需下“刮骨功”。

“毒玩具”风靡校园,病根在社会。对于潜藏在身边的“毒玩具”,家长和孩子们当然需要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,但“毒玩具”之所以能流入市场,究其原因,是一些商家坏了良心。就拿鼻吸能量棒来说,其主要成分是薄荷脑、冰片、植物精油等,有的还加入了酒精成分。商家宣称有提神醒脑、改善记忆力的作用,有些不明就里的家长还主动买来给孩子用。经常使用鼻吸能量棒,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多大暂且不说,仅是“鼻吸”这个危险动作的不良暗示,就有可能降低孩子对毒品的防范心理,其危害显而易见。

对于“毒玩具”的危害,商家也许比谁都清楚。如果没有刚性标准、制度或者严厉的监管措施,仅靠所谓的商家责任和情怀来规范儿童玩具市场是远远不够的。国家对玩具行业的监管与规范从未停止过,比如2022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》,将污染物含量控制要求纳入玩具、学生用品等相关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。尽管如此,一些“毒玩具”依然能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场,这也表明,当前有些玩具相关标准还存在涵盖范围不完全,部分检测、监管标准滞后,监管存在漏洞和盲区等问题。

给玩具“祛毒”,监管必须下“刮骨功”。标准和制度是对企业生产行为的硬约束,也给市场监管行为以依据和指引,其宽严高低,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,也反映了相关部门对产品安全的基本认识。如果说逐利是商家的本能,那么职能部门的“本能”就是要狠下“刮骨功”,摒弃陈旧的标准,填补标准空白,让严格的标准和制度矗立在前,从生产线上掐住“毒玩具”的源头。同时更要综合运用质量监管、信用监管、执法稽查、网络交易监管等多种监管手段,加强对所谓“新奇特”玩具和校园周边商店销售的“三无”玩具的抽查,加大整治力度。

“毒玩具”频现不仅是一个行业问题,更是社会问题。只有用监管利刃让违法者感受到“刮骨之痛”,我们才能维护好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